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通讯员 贾文慧 陈强 王钰琪
当人体肝脏因疾病 “罢工”,人工肝技术如同 “生命摆渡人”,通过清除血液毒素、补充必需物质,为肝细胞再生争取黄金时间。邹平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自2018年引入这项技术以来,已组建起3名医生、4名护士的专业团队,凭借领先技术成为滨州市肝病救治领域的标杆,更填补了区域人工肝技术的空白。
慢性乙肝患者的“生死逆转”
两名患者正在进行人工肝治疗。
52岁的王先生因慢性乙肝自行停药、长期酗酒,导致病情恶化为 “慢加急性肝衰竭”。入院时,他的胆红素飙升至257.5μmol/L,出现 “胆酶分离”(转氨酶下降而胆红素持续升高,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),凝血功能濒临崩溃。即便经过常规护肝治疗,病情仍急转直下。感染性疾病科团队紧急启动人工肝治疗,5次治疗后,其胆红素降至58.4μmol/L,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全面恢复。“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!” 王先生的感激之词,印证了这项技术的关键作用。
肿瘤患者的“治疗转机”
50岁的寇女士因化疗引发肝衰竭并出现肝性脑病,入院时胆红素指标远超正常值,凝血功能衰竭,生命垂危。人工肝治疗2次后,她的胆红素显著下降,配合综合治疗后肝功能逐步恢复,为后续抗癌治疗赢得了宝贵时机。“得了肿瘤又突然肝衰竭,真的以为没希望了,没想到人工肝技术救了我,让我又能继续对抗癌症。”此次成功救治不仅挽救了寇女士的生命,也为化疗后肝衰竭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参考。
从专科到多学科:构建全周期危重症救治体系